你補牙也有這種經驗嗎?

  • 門牙一塊黃黃,變得好醜……
  • 補了蛀牙,塞牙縫、卡牙線,常常發炎……
  • 補完半年又痛了、定期檢查裡面竟然又蛀了

「我明明都有認真刷牙,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之前的醫師沒幫我補好嗎?」
我聽見你內心的OS了,讓我們一起看看學術研究怎麼說:

 

「在操作良好、材料選對的狀況下,樹脂補牙的10年成功率可達80%」

2014年的這篇系統性回顧(systematic review,指的是在學術研究有最高等級的可信度)指出:

  1. 後牙區的補牙十年成功率平均為80%。
  2. 但研究也指出,如果你是蛀牙風險高的人、或補牙材料選擇錯誤、牙齒結構缺損涵蓋太多面時,樹脂補牙失敗率仍可能高達40%以上。

 

翻成白話文就是:

在醫師操作精良的情況下,一般常見的樹脂補牙有80%的機會可以陪你超過10年,是非常優秀的填補蛀牙方式;但如果碰到一些我們已知用樹脂填補失敗率高的狀況,那選擇更強的陶瓷材料(如微創3D齒雕、或全瓷冠)會更耐用、更安全,比較能成功保護這顆牙齒。

 

那,用樹脂補牙,要如何提高成功率呢?

答案只有一個︰醫師事前仔細評估+每個治療步驟嚴謹操作。

即便是小小的補牙,我都希望你可以用超過10幾20年,而不是「醫師你可以順便補一下嗎?」我就花5分鐘隨便補補然後你回去一下子就壞掉、就要挖更大再換掉。

下次碰到「我想好好幫你補牙,所以需要再約一整段屬於你的時間來處理」的醫師,他真的不是想A你下一次的掛號費,他只是想打開顯微鏡、花1小時、徹底把你的蛀牙或缺損處好好治療

趙子睿醫師利用美學顯微補牙,成功改善病患原來門牙牙縫太開、不敢笑的困擾

 

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

現實中很少有人會讓患者好好了解補牙這件「小事」到底是有多重要、為什麼只是補個蛀牙會需要用到「顯微鏡」

為了追求更好的治療品質,在我的美學顯微補牙流程中,補一顆牙齒可能與你平常的看診經驗完全不同,花1~2個小時好好修復一顆牙齒的狀況不在少數,這還不包括術前的評估與回診的追蹤、拋光喔!

 

這一個小時,我到底在你嘴巴裡做些什麼?


step 1: 疾病評估 Disease assessment
(10~20分鐘)

因為X光片是把牙齒投影成2D影像,所以蛀牙的深度往往會被低估。為了更精確診斷,使用視野放大設備(如loupe或顯微鏡)輔助診斷是很關鍵的一步。

尤其是,在顯微鏡下我可以先看到你「蛀牙是否太靠近牙髓神經」,太靠近我就可以預先使用保護性的覆髓材料(Biodentine®, MTA, bioceramic),幫你降低日後需要根管治療的風險

趙子睿醫師使用顯微鏡替病人精修全瓷冠和陶瓷貼片

 

 

step 2: 補牙區域確實隔濕 Isolation (5分鐘)

嘴巴是個充滿細菌和口水的環境,但補牙的複合樹脂其實是非常怕水的,所以我一定會用這張藍色橡皮障(Rubber Dam)來隔絕補牙區域的口水,以確保樹脂黏著的強度,同時也可以避免口水裡的細菌向下污染到挖開的牙齒導致牙髓神經發炎,減少之後抽神經的機率。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用橡皮障做好隔濕、無菌處理,是絕對沒辦法獲得一個高品質的蛀牙填補的。

▲ 看似小小、很常被醫師忽略的橡皮障,是牙科治療「隔濕」的黃金標準、決定成功率的重要一步。如果你發現你的醫師在做任何治療時都會幫牙齒套上這張小小的藍色隔障,基本上這就是高品質治療的指標之一。

 

 

step 3: 蛀牙移除 Caries management、窩洞修整 Cavity preparation (10~25分鐘)

蛀牙移除是個非常需要時間的步驟,如果沒有確實把蛀牙清乾淨,細菌會持續腐蝕牙齒內部造成牙髓神經發炎。然而,我們肉眼看不見細菌,到底要移除多少齒質才能徹底清除乾淨、又不會濫傷無辜修掉健康的齒質?

所以我需要在顯微鏡放大的視野下仔細確認、慢慢修磨,只移除蛀牙處,保留最多健康的牙齒結構,同時增強補牙的強度和使用年限。

 

 

step 4: 牙齒結構分析 Structure analysis (3~5分鐘)

身為牙醫師,真心覺得牙齒處在一個超級克難的環境,除了要承受超大的咀嚼力量(咬合力)、又處在一個充滿酵素和細菌的潮濕環境、還要面對食物冷熱不同溫度的考驗!

所以在移除蛀牙後的剩餘齒質結構中,牙醫師必須仔細分析哪些部分是較脆弱的、哪些是患者不容易清潔的盲區、哪些是咬合運動中會經過的軌跡等,每一顆牙齒都需要多方面考慮,才能設計出最適合又能陪你最久的補綴物。

前牙至後牙承受的咬合力分布,在後牙可以高達400牛頓

 

 

step 5: 牙齒表面處理 Surface treatment (3分鐘)

目的是為了讓你的牙齒和補牙的樹脂黏合極大化,所以我們會以碳酸氫鈉粉末噴砂清潔牙齒表面來去除生物膜(biofilm)︰

 

接著,在牙齒上塗佈黏著劑,依照正確流程操作primer與adhesive來最大化牙本質黏著效果,提高補牙成功率。

▲ 酸蝕牙齒表面將牙齒毛細孔打開,最大化黏合力

 

 

step 6: 鄰接面成形片與楔子等特殊工具  Matrix & Wedge (5~10分鐘)

很多患者跨縣市來找我補牙都是為了解決「補牙後牙縫卡卡」的問題,雖然前醫師把蛀牙處理好了,但卻多了塞牙縫、或卡牙線的困擾。

如何控制牙縫接觸區的鬆緊度和形狀,確實是處理牙縫蛀牙的難題,這時候我會使用少見的客製化工具(如Matrix鄰接面成形片、和Wedge楔子等特殊工具)來達到良好補綴效果,將牙縫修復到原本的自然形態。

▲ 病患想要關閉門牙的黑三角縫,就需要依照他的牙齒形態選擇特殊工具,如Matrix鄰接面成形片

 

 

step 7: 樹脂堆築 (10~20分鐘)

現在,是時候在蛀牙移除的窩洞中填進精良的樹脂囉!

等級較高的奈米混合樹脂,由於添加了奈米等級陶瓷填料(filler),所以比傳統樹脂有更強的抗壓強度、耐磨性、和體積收縮率等。

在美觀上,高階奈米混合樹脂除了基本的琺瑯質與象牙質色調外,也有更多特殊的顏色選擇,可以調出每個人特有的牙齒顏色(因為每個人牙齒顏色都不一樣)。我也常選用一些能模擬牙齒特有的光學性質和特殊透光度的樹脂來堆築(如光暈效應halo effect、蛋白石光opalescene等),將補牙當作藝術品來雕塑,讓牙齒看不出有修補過的痕跡,完美隱身。

▲ 我假日的娛樂,美學樹脂堆築練習,在顯微鏡下用各色高階樹脂徒手仿製出一顆真牙。那些表面的凹凸齒紋和下緣透光度的模擬真是最有挑戰性的啊!

 

 

step 8: 確認型態與咬合 Check Morphology & Occlusion (10分鐘)

step 9: 最終微調與拋光 Finish & Polish (5~10分鐘)

填補進牙齒的樹脂在光照聚合硬化後,我會在顯微鏡下做最後的微調;良好的拋光則可以讓樹脂表面與接縫處非常光滑,減少日後的牙菌斑累積及色素沈積,減少二次蛀牙的機會。

在完成治療後的第一次回診追蹤時,我會再次用牙菌斑顯示劑確認補牙的光滑度及接縫狀況,因為經過良好拋光的樹脂才能有更長的填補壽命。

 

▲ 我的樹脂補綴。良好的補牙形態與拋光,是樹脂補綴的理想目標。

 

 

今晚你想來點5分鐘的速食補牙、還是100分鐘的顯微補綴?

仔細花時間堆築的顯微補牙可以陪你很久,因為︰

  1. 補綴處密合又光滑,牙菌斑不易堆積,清潔容易,所以就不易二次蛀牙。
  2. 咬合受力設計分布得好,不易鬆脫,可以陪你超過10幾20年。
  3. 精緻漂亮,完美隱身,看不出有修補過的痕跡。
  4. 補牙形態正確,不會塞牙縫、不會刮刮的、不會卡牙線。

 

但每個人的口腔狀況不盡相同,所以治療前嚴謹的疾病評估與病人充分溝通是很重要的,我喜歡先讓患者在顯微鏡下清楚「看見」自己牙齒的狀況,再充分了解不同修復方式的優缺點,最後加上我在治療上多一點點的龜毛與堅持,希望能帶給患者比傳統觀念上更理想的補牙,最終停止成為一個病人

臨床治療其實沒有永久、沒有完美這件事。醫療本質的理想或許就是不斷努力追尋上帝創造的原貌,雖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竭盡所能,僅此而已。

趙子睿醫師利用美學顯微補牙,成功改善病患原來門牙牙縫太開、不敢笑的困擾

 

 

延伸閱讀︰

HOT►笑容大改造!Fanny變身名模笑容的改造全記錄
什麼是陶瓷貼片?

怎樣的笑容才叫美?
迷人笑容的秘密3──顏色/光影
迷人笑容的秘密1──中線

趙子睿醫師  美齒案例

“除了模仿自然之外,沒有更確定的途徑可以達到美的境地”  ── 萊昂 · 巴蒂斯塔 · 阿伯提

Make an appointment NOW!

台北-怡登唯美 (02)7730-1788 
竹北-品粹牙醫  (03)658-7172 

立 即 預 約

Follow me on FB & IG!

趙子睿 醫師
drchao4teeth